寶寶意外傷害救護大全

2009092121:37
文章主題: 寶寶意外傷害救護大全

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胡人然
資料提供/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、臺安醫院

家是嬰幼兒主要的活動空間,但是卻處處潛藏著危險,想要避免意外傷害發生,事先預防就須家長多費心考量。

撞傷、墜落是意外第一名

嬰幼兒在家中最容易發生的意外傷害就是“碰、撞傷”。「幼兒並沒有所謂的空間概念,加上好奇心的驅使,這裡碰碰、那裡摸摸,一個不小心就跌倒了,造成身體上的撞傷或是瘀傷」

“墜落”也是0~3歲寶寶最常發生的意外;根據統計,其中又以2歲幼兒發生墜落意外比例來的最高。

「寶寶跌倒,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害怕寶寶是否撞擊到頭部」台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說:「“跌倒”是幼兒最常發生的事故傷害,頭部或是四肢的傷害都相當常見。」

不管是客廳、廚房、樓梯、浴室對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幼兒來說,處處都潛藏著危機。幼兒爬上沙發卻不知道如何爬下沙發,撲通一聲就滾了下來,若是小小的碰傷還好,但若是不小心撞到頭,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。

#第一時間急救方式

當幼兒從高處跌落,家長一開始得先看跌倒的部份是不是有明顯的外傷,接觸的部位是否有紅腫或是瘀傷的情形產生。

幼兒會不會因為撞擊到頭部,而造成腦震盪或是顱內出血?醫師表示:一般來說,發生腦震盪的機會相當低,家長應該先觀察孩子是否有噁心或是嘔吐的情形發生,意識是否清楚,先自行觀察3~5天,發現不舒服的症狀,再盡快將幼兒送醫治療。

父母最易忽略的意外傷害:

◆ 防腐劑、乾燥劑
市售的點心零食,包裝內都有一包防腐包裝,這對幼兒是相當危險的物品。「幼兒並不會知道外觀鮮豔的包裝內含有毒物質,常常一開包裝就往嘴裡塞,家長應該一開始就將包裝中的防腐劑或是有害物質先行過濾,才是正確的做法。」

◆ 安全瓶蓋
除了將家中的危險藥罐或是有毒的物質收藏在幼兒不易拿到的地方,等到小孩夠大,可以辨別何種東西可以使用、何種東西無法使用時,再教導孩子正確的技能。

◆ 健康食品小心誤食
不要以為所有的健康食品都是對寶寶有益的東西,如果過量的營養素對幼兒的身體健康也是相當大的問題。
建議家長要視幼兒的整個身心狀況,適時的補充適當的營養素,詢問專業的醫師或營養師,才不會讓寶寶食用過量的營養素。

最容易發生意外的地點:

◆ 客廳桌角和地板
◆ 欄杆、樓梯注意設計
◆ 廚房、餐廳小心燙傷
◆ 不讓幼兒單獨在浴室

錯誤的預防概念~

※ 父母知識不足

照顧者在生活中要隨時注意跟擷取相關的育兒知識,舊有的傳統知識固然有適合之處,但是面對新的環境因素,父母也要隨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及常識來因應新的環境因子。

舉例來說,當幼兒產生窒息的危險時,如果父母具有CPR的急救知識,那寶寶存活的機率或許可以更高些。如果父母可以保有正確的概念及知識,那幼兒發生危險的機會會比來的更低。

※ 培養寶寶正確概念

將正確的觀念及態度教導給寶寶也是相當重要的。孩子在戶外玩耍時,可能會倒著玩溜滑梯,或用不正確的姿勢玩遊樂設施,父母若是視而不見,反而用「好棒!」來鼓勵寶寶,這是不對的!這會讓孩子處在危險的狀態而不自知。

※ 父母警覺、警惕心不足

當家長看到報章報導寶寶或家庭意外事故,不要持有「那是別人的事,根本不關我的事!」、「壞事永遠不會輪到我!」的錯誤想法。應該要加以警惕,審視自己平常是否有將安全措施做好,才不會讓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。

如何預防意外的產生~

※ 考量寶寶的身心狀態

依據孩子的身心狀況讓孩子做符合年齡的事情,不要讓孩子做不符合自己身心狀況的事情而產生危險。

※ 排除危險因子

在不阻礙孩子身心發展的情形之下,父母先將危險因子排除,一方面讓寶寶可以多方嘗試,另一方面家長也可以不用擔心會傷害到寶寶。例如家長應將有毒的物品收置整齊,或是將危險的物品放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,都不失為一個好方法。

※ 整體環境的佈置是否安全

在房間的佈置上盡量以孩子的角度來做考量,先想是否會傷害到小孩。例如桌子的底部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,大人不會去注意到桌子底部對我們造成的傷害,但是好奇寶寶就有可能在桌下玩耍而受傷。

※ 父母的管教態度

不要因為小事情就責備孩子,以了解跟引導的方式讓小孩持有正確的處世態度跟方法。孩子因為害怕父母的責備,犯了小錯不願意跟父母表明,在日後就有可能導致更大的危險。

※ 一再的教導孩子

不要以為幼兒一次就會將大人所說的話記起來,父母應該不厭其煩地教導孩子,除了口頭上,實際上帶領孩子去了解未知的事物,可以減少孩子發生意外的危險。

※ 多人照顧要小心

意外的發生並不是因為無人照顧,甚至還常常是在多人一起照顧的情形之下發生。大人以為就算孩子獨自玩耍也有人看著,卻讓孩子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。

 

小孩在學校、學爬、學走的過程中都可能發生意外傷害,而最常發生的地點就是家裡

,以跌倒撞傷、誤食、窒息、燒燙傷為主,當發生這些意外時,家長必須要學會緊急

處理,將傷害減到最低。


撞傷:

3歲前幼童頭部站身體比例大,更容易重心不穩,很容易在走路時跌倒或撞到頭部。

這樣做:

明顯外傷應立即就醫,若確定已骨折,先固定受傷部位。回家後必須觀察幼童是否有

腦震盪傾向,如果撞傷時伴隨骨折,可能有腦震盪,要留意孩子是否有昏迷、嘔吐、

抽筋等,如果發現要馬上送醫。

預防:

★家具四邊尖銳的邊角,必須要用軟墊包住。

★孩子易碰到而會搖晃的物品要收好,櫥櫃門要關好,固定孩子高度以上的物品避免

突然落下。

★床舖裝護欄,避免睡覺翻身不慎跌落地面。

誤食:

最常見是幼童將如銅板、電池、鈕扣等,吃到肚子裡,經由消化作用到腸胃。

這樣做:

★若據腐蝕性則不催吐,大量喝水將化學物質排出,送醫時也要帶著誤食物,

★卡在食道可能會引起敗血症,要送至兒科或耳鼻喉科以內視鏡取出。

★誤食的東西若直接到胃部,傷害性較小,可先觀察1到2天看是否有排出,若沒有再

就依照X光。

預防

如漂白水或鹼粽水等特別藥劑或液體,要放在高處讓小孩拿不到。

★大人吃藥不要讓幼童看,以免讓幼童勿以為是食物。

★外瓶一定要保留原來標示單,誤服時才能提供醫師資訊。

窒息:

幼童在口腔時,最易把東西抓到嘴巴,有些食物的大小容易塞到氣管,造成幼童窒息,

前陣子果凍 導致幼童窒息就是一例。

這樣做

★窒息發生時,用手環抱寶寶整個身體,使寶寶頭低屁股高的姿勢,用手掌重拍後被5下。

再將寶寶身體翻轉過來,用手掌拍胸骨3分之1的地方5下,交替使用直到食物出

來。窒息發生時,5到10分鐘是急救黃金時間,如果沒有把握這段時間急救,很可能會

留下後遺症影響到腦部發展。

★如果食物卡在支氣管,會有咳嗽的情形發生,如果長期咳嗽治療後,還是沒有痊癒,

很可能是食物卡在支氣管,嚴重可能會造成肺炎,提醒家長,要特別留意幼童長期咳嗽

的情形,視情況就醫。

預防

★教育年長的小孩,不要隨意塞東西給幼童吃。

★寶寶進食時,不要一邊說話一邊吞嚥,讓食道與企管動作不一致,容易將食物滑落到氣管。

★如果要餵食小孩如花生、果凍、湯圓或荔枝等,可將食物切成小塊,使幼童好吞嚥。

燒燙傷:

燙傷發生在幼童機率高,不只在洗澡時容易燙傷,冬天裡吃火鍋或是煮熱食時,也易因家人不留意

,而讓小孩子燙傷。

這樣做

★若傷口只有紅腫、熱痛時,馬上用冷水沖洗或冰敷。

★傷勢較嚴重時以「沖、脫、泡、蓋、送」處理,不要用牙膏、醬油塗抹傷口以免惡化,如果表皮

有細菌感染,先用食鹽水沖洗再塗抹優碘。

沖:以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30分鐘。

脫:在水中小心除去或剪開衣物。

泡:冷水持續浸泡30分鐘。

蓋:燒燙傷部位覆蓋乾淨紗布。

送:趕緊送醫急救。

預防

★湯鍋、開飲機、熱的飲料等一定要遠離孩子,廚房平時最好關上門。

★幫孩子洗澡時,請專心完成,千萬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浴室。

專家說:最安全的地方也是最危險的地方,所以家庭意外傷害傷害是幼童傷害中最常

見的,家長一定要特別留意家中環境,尤其是剛學會走路的幼童,最容易碰到東西,

也是家庭意外傷害發生的高危險群。